乱喷什么?教材教辅都分不清!但劣质教辅也的确要治理了
自从毒教材事件发生后,很多人对学生用的书本都特别关心、特别敏感了,应该说这是个好事儿,这可以让毒教材彻底没有藏身之地,露头就会被发现。但是,家长们应该先分清楚自己用放大镜看的,它是教材,还是教辅。教材,是教育部组织编写审定的,通过学校发到学生手中。教辅不是。教辅也可以分为两大类。一类是教育部门组织根据教材编写的,属于配套教辅,这部分是少数,一般也是通过学校发放。还有一类是市场化的,与教育部门无关。比如下面这位网友所喷的,它就不是教材,而是市场化的教辅资料:这个明显是劣质教辅,拼音出错了,“行”的读音应该读“háng”,而该教辅标注成了“xíng”。但是这不是教材,责任扣不到温儒敏头上(作者连温儒敏名字都搞不清楚)。虽然这明显是劣质教辅的问题,但除了这个作者不懂乱喷外,还有不少人跟着胡说八道,这说明许多人其实根本分不清教材与教辅,就知道扣帽子,而且还是扣个很大很大的帽子,有点幽默的味道了。最可笑的是,竟然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论证没有错,而是还得好,说什么白鹭的排列不是按háng的,所以读xíng更准确。这一本正经的样子,越发显得可笑。不过,这个问题确也说明,教辅市场很乱,缺乏有效监督,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什么监督,致使不少劣质教辅流入市场,对教育教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。现在家长都普遍重视教育,从幼儿园开始,就给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了,有的是课外读物,有的练习题。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也非常赚钱的市场。教辅市场很香,但是门槛却很低,出版商家良莠不齐,随便找几个大学生都能编写了。如果编写者缺乏责任感,甚至自身水平不够,很容易出问题的。当然,由于教辅市场太大,每年出版的教辅资料种类数量也非常庞大,管理部门要做到每一种都细致检查,不大可能。质量问题,只能由出版商自己去检查。但检查上虽然不能本本必查,却完全可以通过追责与重罚来倒逼出版商对质量的保证。劣质教辅之所以能肆意流入市场,就是因为缺乏约束机制。建议像重视食品安全一样重视教辅质量,加强平时的抽查力度,凡是出问题的,要重罚,罚到肉疼,而对于消费者,也可以给予售价三到十倍的索赔权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